2021年4月15日下午四点,由南京林业大学校团委主办的“信仰公开课”系列讲座在新图书馆8B114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振华老师,为大家讲述身处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杨振华老师就职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哲学与道德哲学。
在本次讲座中,杨振华老师从中国共产党简史、何为理论创新、为何创新理论、如何创新理论四个角度入手,详细清晰地剖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的理论创新。首先,杨振华老师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为引,以历次中共全国代表大会和部分重要会议为脉络,带我们回顾了百年党史,并特别指出四个重要时间点:1921年的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45年的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写入党章;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党章。
此后,杨振华老师又将“何为理论创新”解释为老情况新解读、老问题新办法、解释了新情况、解决了新问题四种情形,提出理论创新是极为艰难的,只要做到这四点中的任意一点,就可谓理论创新。同时,他引用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建华教授的观点解释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部分。紧接着,杨振华老师又清晰地列出三点“为何要创新”:理论创新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创新的动力源于党的初心和市民、理论创新的基础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最后,杨振华老师拿邓小平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理论创新,一定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相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要“胆子大一点”。
正值建党100周年,杨振华老师的分享以小见大,通俗易懂的引导全校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发奋成长成才,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切实增强南林青年的斗争精神与斗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