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春意盎然·绿满心间"植物种植活动

钟心月、杨腾 、姚睿思/文字 红山街道残疾人之家、吕欣宇/摄影 崔腾飞/审核 时间:2025-04-14浏览:561

春风送暖,万物生晖。2025年4月12日上午9点,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残疾人之家内笑语盈盈,由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春意盎然·绿满心间植物种植活动在此温馨开场。这场以绿色为纽带的公益实践,积极响应全国助残日精神,将专业特色融入助残服务,传递绿色生活理念,搭建起残健共融的温暖桥梁。活动伊始,现场便洋溢着融融暖意。志愿者与残疾人朋友默契结对,彼此的笑容和问候瞬间拉近了距离。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代表在开场致辞中深情寄语:希望通过指尖的绿意,让自然之美浸润心田,为每位朋友的生活增添一抹生机。此次活动,不仅让残疾人朋友感受自然之美,提升生活乐趣,同时也为志愿者和残疾人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随后,志愿者详细介绍活动流程与安全细则,整场活动有序开展。

图一:志愿者展示幻灯片,讲解植物习性

在植物专业知识讲解的环节,风景园林学子尽显专业风采。志愿者化身植物讲师,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解读万寿菊、波斯菊、酢浆草等植物的生长奥秘。万寿菊是阳光的宠儿,作为一年生草本,播种时只需浅浅覆土,就像给种子盖一层薄纱;波斯菊堪称植物界的'生存大师',对土壤从不挑剔,落地便能生根绽放;酢浆草偏爱温柔的散射光,种植时记得让芽点向阳生长。为了让讲解更加直观,志愿者还带来了提前培育的幼苗,让残疾人朋友近距离观察植物的形态和特征。其间穿插的趣味植物故事,更让专业知识化作灵动的自然课堂,现场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与热烈的掌声。

在经历理论知识的了解后,志愿者带领残疾人朋友进行种植实践

探索。志愿者提前检查了“残疾人之家”现有的种植箱的土壤情况,仔细清理了杂物并翻土,确保种植条件合适。在阳光洒落的小院里,大家围绕着那一个个大大的种植箱,眼神里满是期待。志愿者将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领到了种子或种球。组员们相互协作,或小心翼翼地翻松种植箱里的土壤,让土壤变得松软透气;或轻轻将种子或种球放入挖好的小坑中,像是在埋下一个个绿色的希望;还有人细心地给种好的植物浇上适量的水,看着水珠渗入土壤,仿佛能看到植物在欢快地“喝水”成长。种完后,大家又一起动手,用彩色的小石子、可爱的小摆件装饰种植箱,原本朴素的种植箱瞬间变得五彩斑斓,宛如一个个小小的童话花园。

图二:分组协作完成播种

随后进入创意标识牌制作,大家围坐在摆满彩纸、木牌和各种制作工具的桌子旁。残疾人朋友有的用彩纸做小手工,准备作为标识牌的装饰元素;有人拿着画笔,在木牌上认真书写植物的名称,旁边还配上朗朗上口的养护口诀,比如“浇水适量别太多,阳光晒晒笑呵呵”。制作完成后,大家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将标识牌轻轻悬挂在对应的种植箱旁,微风拂过,标识牌轻轻晃动,仿佛在和新种下的植物们欢快地打招呼。

制作并悬挂植物标识牌

在活动的成果展示与分享环节,现场热闹非凡。残疾人朋友和志愿者们共同来到摆满种植成果的区域,一盆盆生机勃勃的绿植排列整齐,嫩绿的枝叶在阳光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志愿者们耐心地为残疾人朋友讲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分享种植过程中遇到的趣事,比如哪颗种子发芽最快,哪盆绿植在悉心照料下长得最为茁壮。大家围坐在一起,踊跃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一位残疾人朋友感慨道:“以前觉得种植很难,这次在志愿者帮助下亲手种,看到植物一点点长大,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志愿者小李也表示:“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也深刻体会到奉献的快乐。”

集体参观种植箱成果

随着欢声笑语,活动进入合影留念与收尾阶段。在“残疾人之家”的标志性背景前,所有人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共同记录下这一温暖而难忘的瞬间,相机快门声不断,定格下美好时刻。合影结束后,志愿者们和残疾人朋友没有丝毫懈怠,一起清理活动场地,将种植工具归位,打扫残留的泥土和垃圾,把场地恢复得整洁干净 。同时,志愿者负责人认真核对并登记每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长,为这次意义非凡的公益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春意盎然·绿满心间”植物种植活动,不仅让残疾人朋友体验到种植乐趣,收获知识和快乐,更促进了志愿者与残疾人朋友之间的交流融合,传递了社会关爱。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为更多有需要的人带去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