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零落的男人,醉醺醺地躺卧在舞台。身旁散落着被辞前的工作文件。“叮铃铃”,电话铃响。“喂,爸。我在这边过得挺好的,工作也挺顺利的,您不用担心。”男子接过电话,目光望向远方,逐渐坚定。幕落,灯灭,掌声起。
6月11日,在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4年“致青春.绿色毕业季”现场,6场鲜活的人生话剧正在上演。舞台上,刚演绎的是话剧《回家》: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工作、生活和爱情中的不如意,而家里的温暖是他们永远的动力,告诫学生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些话剧是人文院11级广电班的课程作业,同时也是他们为2014届毕业生准备的特殊礼物。”人文院团委书记夏夏介绍,“用话剧的形式,把课程作业搬到毕业典礼上,既是对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也给他们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提供一些人生启示。”
据了解,人文院2011级广电班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创作剧本,分别围绕亲情、友情和爱情,来诉说毕业生踏上社会后的故事:《这么近,那么远》、《人生两地书》、《彩虹伞》、《回家》、《妈妈的故事》和《南方姑娘》。其中,《这么近,那么远》讲述了当年的异地恋人,打着公共电话,渡过了那些鸿雁传情的日子。而现在的他们,拥有着智能手机,心却越来越远。《人生两地书》讲述了追逐名利的‘他’,背叛前女友和处长女儿交往。十年后,她家庭幸福,他却孤独一人;《南方姑娘》中一群同学10年后相聚,互相抱怨着生活。而因病离世的班花却给他们带来了祝福的书信和生活的思考。
丁立强是话剧《回家》的表演者之一,“在刚开始写剧本前,我们都被老师‘赶’出去进行求职体验,然后才能开始剧本创作和排练。”他说,“像我们的剧本正是反映毕业后大学生求职、就业方面的困境、迷茫和对亲情的思考。其他的话剧表演也都充满着对未来人生的的困惑和思考,这也是我们目前的心中所想。”
人文院院长王全权宣读关于授予人文院165名2011级毕业生学士学位的相关决定。校党委副书记叶国英及毕业班班主任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姜俊玲主持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