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植树节主题实践系列活动

南林青年执“绿”笔 共绘生态新画卷

胡冰清/文字 /摄影 冯鑫/审核 发布时间:2025-03-12浏览次数:75

 植树节,是中华民族传承生态智慧、践行绿色使命的重要载体。1915年,中国近代林业先驱凌道扬、韩安等人倡议设立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旨在唤醒民众造林护林意识;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植树节改为312日;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确立312日为中国植树节。这一节日凝聚着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承载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更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

 春风拂绿,青春当,植树添绿正当时。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南京林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秉持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理念,组织动员全校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植树节活动,引领青年学子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队,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南林青年的绿色担当。    

 白马校区:同植一片成长林共筑绿水青山梦

 白马校区以同植一片成长林 共筑绿水青山梦为主题,组织青年师生代表共同栽种树苗。党委副书记缪子梅,原校党委副书记张树泉,原副校长、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林,原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国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董博等全程参与活动,活动通过劳动+育人模式,将生态实践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为青年学子搭建了践行生态使命的生动平台。

 淮安校区:海棠依旧·共筑绿梦

 淮安校区以海棠依旧·共筑绿梦为主题,由周恩来班牵头开展西府海棠种植活动。青年师生携手栽种海棠树苗,成立养护小组,未来还将举办赏花会、读书分享及恩来精神主题教育,致力于打造集生态与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海棠园。以花瓣相伴、根系相连的意象,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革命精神,传承共产党人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情怀,将生态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

 各二级学院:学科赋能创意纷呈

 我校各二级学院依托各类专业特色,举办了独具特色的学院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既有专业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特色项目,也有跨学科融合与社区联动的创新实践林草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开展水杉朗诵、耕读坊共读、一锹春风栽锦绣 万里金陵绘丹青植树特色活动,将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外化为行动,彰显南林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土木工程学院聚焦绿色低碳·智慧建造主题,举办筑绿未来——低碳结构创新模型专题展示,通过建筑模型与桥梁设计展演,呈现废旧材料循环利用技术,以明信片互动深化可持续建造理念,激发青年学子投身绿色建筑研究的热情。风景园林学院推出心灵的纹密码活动,通过绿意诗集接龙和校园寻树打卡,将心理健康与自然疗愈结合,引导青年学生以绿植疗愈心灵、感知生命。艺术设计学院艺笔绘春,艺绘绿韵为主题,设置知识问答、手工DIY、套圈游戏等摊位,用艺术创作传播环保理念,打造可带走的绿色记忆。理学院携手科利华小学举办绿影童行,共向未来科普活动,以大手拉小手形式普及双碳理念,深化青少年生态意识。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推出校园植物打卡实践活动,以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模式,结合自然教育积分机制,引导青年学生通过植物信息共享、实地观察与影像记录,建立低碳出行与生态保护的科学认知。轻工与食品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以及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红山街道开展绿动未来,共植希望实践活动,吸引百余名幼儿园师生社区工作者参与,通过趣味课堂和分组植树,传递出环保理念代际传承的南林理念。

       我校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此次植树节系列活动,既是南林青年践行生态使命的缩影,更是学校服务国家美丽中国战略的生动写照。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堂课到一生志,南林人以行动诠释了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赤子之心。

      未来,南京林业大学还将持续深化绿色+”实践育人体系,以为媒、以绿为笔,引领南林青年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勇担先锋、久久为功,为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画卷贡献南林智慧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