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的科研报国精神,3月12日下午,化工院“青马工程”培训班举办“致敬国之脊梁:黄旭华院士”专题学习会。活动通过事迹宣讲、精神研讨等形式,引导40余名团员青年感悟科学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在主题宣讲环节,思政讲师团仝晶晶以“30-62-93”三组数字为线索,将黄院士的科研人生娓娓道来:30年隐姓埋名,62岁亲自深潜300米极限深度,93岁仍在科研一线指导攻关——这三个数字丈量着共和国脊梁的精神高度。黄院士用算盘计算核心数据、用磅秤称量设备配重的故事,让在座的师生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核”心报国的赤子情怀。
在精神研讨环节,仝老师抛出三个时代之问:“当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冲突时如何抉择?面对'卡脖子'技术难题怎样突围?在物质诱惑面前怎样守住科研初心?”这些问题引发了激烈讨论。“黄院士母亲直到93岁才通过杂志知道儿子的事业,这种'忠孝难两全'的抉择令人震撼。”入党积极分子李欣的发言引发共鸣。“黄院士团队当年在零下25度的厂房攻关,现在我们的实验室条件优越百倍,更应创造出对得起时代的科研成果。”博士生党员孟志远有感而发。
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仝老师强调,新时代南林青年要用“中国红”筑牢信仰根基,以“深海蓝”锤炼创新本领,持“初心白”永葆科研纯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