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相关单位、淮安校区、白马校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在创新实践中锻炼学生能力,积极备战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学院、校区已陆续组织开展院级初赛。经研究,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南京林业大学校赛初赛。“挑战杯”校赛组委会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创新创业学院、科技处、人文社科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组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办法
(一)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生,包括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本科生均可参赛。每人在单届赛事中参与项目数(包括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不得超过1件。
(二)竞赛内容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只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可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 5 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 A、B 两类:A 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竞赛规则
(一)申报主体分类
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
(二)参赛作品形式
参赛作品可以是近年来我校学生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比如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所取得的成果,鼓励申报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作品、往届参赛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三)相关证明材料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三、赛事安排
(一)初赛时间
2025年1月10日 14:00
(二)初赛地点
新图书馆8B111报告厅 哲社类项目
新图书馆8B112报告厅 自科类项目
(三)初赛规则
校赛初赛将采用汇报+专家打分的形式,各组将汇报时间3分30秒(计时3分钟时将有提示);各团队围绕项目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等方面重点汇报核心内容(问题现状、创新点、核心成果等)简明扼要进行重点汇报。
所有项目汇报结束后,由专家评委遴选项目,评选出得分前50%的项目进入校赛决赛。
四、初赛工作联系人
张老师 025-85427089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创新创业学院
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产业学院
科技处、科技开发服务部、军工项目办公室
人文社科处
共青团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
2025年1月6日